近期来自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报道了一种新方法,能区分发热儿童的病毒和细菌感染。这种方法是通过分析血液样品中的基因活性,判断白细胞基因的差别,在小规模研究中,准确率超过了90%,远优于目前的标准诊断测试方法——准确率大约为70%。
这项研究发表于7月15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版上。
发热是病毒和细菌感染的一个常见症状,但是发热源常常在临床检查中不那么显而易见。虽然这项较新研究还需要更大规模试验进行验证,但总体来说研究证实了儿童感染导致的基因活性,能用于判断疾病发病的原因,从而确保他们得到正确的治疗。
文章通讯作者 Gregory Storch表示,“孩子出现发热,但找不到明显的病因,这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其中一些儿童病患有可能感染了危及生命的细菌,不过大多数是病毒感染,问题就在于无法知道到底是感染了哪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Storch等人分析了来自各种病毒或细菌感染阳性的30名发热儿童,以及35名没有发热的对照儿童,这些儿童的年龄从2个月至3岁大不等,发热均超过了100.4°F,但没有明显的发病迹象,如咳嗽或腹泻。
研究人员发现不发热的病毒阳性和病毒阴性的儿童的特征谱相互难以区分的,但与发热儿童的特征谱存在差别。他们利用基因表达芯片区分白细胞基因的表达谱,从中揭示出了发热儿童的特定病毒感染,如疱疹病毒、腺病毒或肠道病毒,以及急性细菌感染的独特特征。
根据这些特征,研究人员能准确判断发病病原,这比区分细菌和病毒感染的传统的白细胞计数更准确。因此研究人员指出利用芯片技术,更容易区分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这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因为如果医生们能了解基因表达的模式,就能据此进行治疗”Storch补充道。
相关建材词条解释:
发热
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感染(包括各种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等),其次是结缔组织病(即胶原病)、恶性肿瘤等。发热对人体有利也有害。发热时人体免疫功能明显增强,这有利于清除病原体和 促进疾病的痊愈。而且发热也是疾病的一个标志,因此,体温不太高时不必用抗生素(如青霉素),可以选用适量解热镇痛药物(如阿司匹林)。但如体温超过40℃(小儿超过39℃)则可能引起惊厥、昏迷,甚至严重后遗症。故应及时应用退热药。如出现抽搐等症状应遵照医嘱服用镇静药(特别是小儿)。
细菌
细菌最早是被荷兰人列文虎克(Antony van Leeuwemhoek,1632-1723)在一位从未刷过牙的老人牙垢上发现的,但那时的人们认为细菌是自然产生的。直到后来,巴斯德用鹅颈瓶实验指出,细菌是由空气中已有细菌产生的,而不是自行产生,并发明了“巴氏消毒法”,被后人誉为“微生物之父”。细菌这个名词最初由德国科学家埃伦伯格(Christian Gottfried Ehrenberg,1795-1876)在1828年提出,用来指代某种细菌。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βακτηριον,意为“小棍子”。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Ernst Haeckel,1834-1919)建议使用“原生生物”,包括所有单细胞生物(细菌、藻类、真菌和原生动物)。1878年,法国外科医生塞迪悦(Charles Emmanuel Sedillot,1804-1883)提出“微生物”来描述细菌细胞或者更普遍的用来指微小生物体。
怎样区分发热是由细菌还是病毒引起的?
2020-01-09 浏览:77